宜贷网 2018.8.13-16:46……你依然可以把它看成是“软文”或“维稳贴”……只要换一个角度,换到对方的角度,就可以看到,这次处置方案的“多赢”特征。它不是以牺牲特定群体为代价、保护特定群体为前提的方案(那样的方案,至少会有一个特定群体“完全满意”),而是各有损失、各有好处的“多赢”方案

宜贷网 2018.8.13-16:46……你依然可以把它看成是“软文”或“维稳贴”……只要换一个角度,换到对方的角度,就可以看到,这次处置方案的“多赢”特征。它不是以牺牲特定群体为代价、保护特定群体为前提的方案(那样的方案,至少会有一个特定群体“完全满意”),而是各有损失、各有好处的“多赢”方案

——

为什么“现在看来,这个处置方案是多赢方案”?

问月生 发表于 2018-8-13 14:57:49

本帖最后由 问月生 于 2018-8-13 16:46 编辑

说明:这本来是一个回复,作了点修改。你依然可以把它看成是“软文”或“维稳贴”。

我想在这个帖子里面分享关于五个问题的个人理解:
(1)如果没有这个处置方案,按照上个月的情况,按宜享合同的老规矩办,事实上会如何?
(2)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赢方案?
(3)合同的问题。
(4)解放军,来了吗?
(5)收割者是谁?

一、如果没有这个处置方案,按照上个月的情况,按宜享合同的老规矩办,事实上会如何?

按以前的宜享合同,某宜享延期且没有在延期期间回购,30天内,平台执行如下程序:

1、宜享申请人是否主动要求处置?
——是,进入处置程序2;
——不是,等待30天期满,自动进入处置程序2。
2、平台处置程序:
(1)宜享承接人是否愿意一直持有相应官标?
——是,处置结束。
——不是,进入(2)。
(2)平台把宜享的对应官标,按可行价格转让(从公允值开始):若成功,则其中相应金额(宜享本金+利息+罚息[万五一天])给承接人,剩余部分归还申请人;若失败,则继续(降低价格)转让,直至降到最低转让价格,然后一直保持这个最低价格,重复执行。

所以,按上个月的流动性阻滞情况,实际情况只会是:一直按最低转让价格循环,直至流动性危机解除。宜享承接人所期待的如期拿回资金,在上个月那个情况下,事实上已经不可能。

ps:这里有几个误解(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误解很流行,加剧了草对niu的“恨”):
(1)延期30日后,官标按95折(甚至90折)分给承接人。
——这是不可能的。平台按程序进行转让(从公允值开始直到95折),即使成功,承接人收获的也只是“宜享本金+利息+罚息(万五一天)”,不可能更多。反倒是这个处置方案,真的做了点“打折分标”的事情。
(2)承接人说了算,想打多少折打多少。
——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合同条款在这句话之前有个“且”字,而这个字的前面说的是“按平台规则”(大意)。

二、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赢方案?

这个处置方案,至少有两个背景,和最后“多赢”的情况,是值得说一下的:

(1)上个月的情况非常特殊,大环境是资金荒、备案没有如期落地、雷潮、p2p行业危机、p2p行业洗牌(即好币驱劣币),小环境是所有有宜享这类产品的平台被有组织地或自组织地做空、抄底。

宜贷是其中一个(hl、td等也都遇到了类似的事情)。这意味着,按照“一”的方式处理,按部就班地循环到后面,实际上平台会非常被动,甚至出现平台危机。

平台不是说“底层扎实”就不可能有危机,毕竟是基于互联网的p2p平台。一旦出借人的恐慌积累到一定程度,平台就会陷入危机(甚至只能寻求低价被收购)。在商业大战中,这是很平常的事情,现在是p2p行业洗牌阶段,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。

(2)监管和zf的重拳出手。

因为这一次雷潮的其中一个主打原因是监管的没有按期落地。还有,雷潮也附带产生了一个群体(就是在雷潮中损失资金的人),这个群体最后自然而然把责任和压力推向zf。这就是为什么,最近喉舌媒体频繁发声的背景。

监管和zf必须重拳处理这次p2p危机(因为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),所以,宜享这类产品被强行要求下架。
——宜贷在这个背景下,相对于其他平台,更快速下架,多少有点“弯道超车”的意思,即,在这一波备案冲刺中走先一步。

(3)这次处置方案,之所以说是多赢之策,关键就是:各有损失,各有得利。

——对原宜享承接人来说,在这次事件中,实际上陷入流动性危机已是既成事实,在可预见的远期,这个危机会加剧。而大多数宜享承接人,无法接受本金的无法按期回归,担心本金的损失。但这次处置方案,让相当部分人的担心化解了。首先,本金看得到了,虽然换成了官标;其次,流动性危机虽然没有完全解除,但毕竟可以转让(这个“可以”是关键,以前的宜享是不可转让的,想打折都没有地方打);第三,留下了不仅不损失反而得利的出路:只要不着急出让,不是有损,而是获利。

——对宜享发起人来说,在此次事件中,前期骨折转让、场外收割、场外高息资金引入,直到“躺下”,看着自己的延期记录不断积累(于是被辱骂)而非常“无助”。在此处置方案下,损失了部分本金和利息(根据延期情况而损失有多有少),损失三个月资金锁定,获得穿透方案带来的“回归本位”。

——对平台,宜享下架,出借全部对应官标,因宜享这类产品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解除,花费部分自有资金,换一个更宽广的未来。

ps:只要换一个角度,换到对方的角度,就可以看到,这次处置方案的“多赢”特征。它不是以牺牲特定群体为代价、保护特定群体为前提的方案(那样的方案,至少会有一个特定群体“完全满意”),而是各有损失、各有好处的“多赢”方案。我个人,也由此方案的多赢特征,更加支持、更加看好宜贷平台。(我个人偏好看一个平台的体制特征,数据特征,而不看个人人品。对一个平台来说,依赖个人人品,会增加道德风险而不是减少。当然,在体制特征的基础上,再增加个人人品,是给道德风险加分的。这次多赢方案,整个宜贷团队,我个人认为,人品非常不错!)

三、合同问题。(下面说的,只是我个人的理解。)

宜享的性质,已经不是简单的债权抵押关系,而是“转让-远期回转让”关系。(所以,宜享合同,有两份:转让合同;远期转让合同。)

这意味着,宜享期间,官标的相应部分,事实上已经属于承接人了;而远期回转让,意味着,宜享申请人的延期,性质是“没有如约到期承接转让回来”。不要低估宜享的这个性质关系:宜享是转让,而不是以前的债-权-贷的债权抵押关系。(正因为这个关系,期中回款才会直接归到承接人那里。)
——这个说法,可能对原宜享承接人来说,难以接受:我是购买的宜享,不是什么官标!官标和我没关系!!把官标硬塞给我,我非常生气!!
——但实际上,按宜享合同,宜享的达成,官标相应部分已经正式转让给了宜享承接人。

所以,从平台的角度说,这个穿透方案,实际上是这样的:
首先,落实了“属于承接人”这个事情,即把相应官标真给到了承接人手里。
然后,用债权转让通道来实现“因为宜享申请人没有如约承接转让,所以,债权转让通道来帮忙实现转让”这个事情。
——如果你选择继续持有,相当于选择了原处置方案的“宜享承接人是否愿意一直持有相应官标?是”。参见(一)中的2(1)。
——如果你选择立即转让,相当于选择了原处置方案的“按平台规则且按宜享承接人的要求进行打折转让”。参见(一)中的2(2)。

个人认为,正是这个关系,以及zf和监管的背书,赋予了这次平台处置方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;
再加上“多赢”性质,又进一步赋予了这个方案的合情性。

所以,对我来说,这个处置方案,是合情合理合法的。

四、解放军,在哪里?

谁是解放军?解放军有没有?四个亿呢?……
——我没内幕消息,真不知道。

我能知道的事情是我能观察到的事情:7月9日到现在,有三波收割,每次收割,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战争在争夺转让利率线。

(1)7月9日~7月27日,转让区拉到了18.5%+,18%+。
——那个阶段,一直在争的是“18%”这根线,期间有一段时间,一上这根线的标就被秒。这个时候,群里都在说:解放军开火了。

(2)7月28日~8月7日,转让区拉回到了18%左右。
——处置方案一出,转让区迅速解封,回到了15%+1.5%以内(见二楼的截图)。
——然后,逐步拉升到8月7日的18%左右(但没有超过第一阶段的转让利率)。

(3)8月8日~今天,转让区的红线还是15+2.5%。
——这根红线,这几天被守住了(至少到目前为止),17.5%。

也就是说,这个转让区的利率战斗,从处置方案出来之后,就再也没有回到上个月最黑暗时期的转让利率。往后几天,乃至于一个月后,会不会重回18%?我个人认为,不大可能。大概率的是:17.5%就是这次收割的最高利率线;往后,会逐步开始退潮:17.3%,17.2%,17%,16.9%,16.8%,16.5%……16%……15%……14%,13.8%,13.6%,13.4%,13.1%,13%。(ps:最终会退到13.1%,甚至13%,即13.1%、13%都是被抢吗?不好说,但大概率是。)

ps:我会不会是乌鸦嘴,这一说,没几天,转让区利率红线就成了18%?不知道。只是根据这几天的情况猜测,回到18%的概率比较小了。

五、收割者是谁?

有人说,陆-智-投不大像黑产。
我说,嗯,lzt确实可能成了替罪羊。(如果确实搞错了,这里对lzt,道个歉:对不起!)

有人说,黑产不一定存在,最多就是为了利益捣乱的黑子。
我说,嗯,黑产、黑子,有组织的,没组织而自组织的,都可能。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有证据知道真相,除非其中的高级当事人以后写回忆录时讲出真相。

有人说,黑niu在收割,因为黑niu有很多号,小号在收割。
我说,或许,但更大可能是,上个月弹尽粮绝躺下的niu,大多数没有资金实力来收割(每天的回款,又找来点场外资金,这种小收割,有)。

有人说,那些niu,得了便宜还卖乖,跑来“劝”我们,还“说我们瓜兮兮”,真气人!
我说,因为这些人上个月有被收割的经历,所以才会出来劝大家:没必要着急出走的,真的,划不来。(ps:原宜享申请人,上月卡在了宜享循环上,有强大的动力被收割;但原宜享承接人,有什么强大的动力让自己去被收割?——除非确实对平台产生了心理阴影,对所谓niu,产生了强烈的恨。但我们是来出借的,不是来斗气的。我们出借人,要算的是账,不是“气”。有个电影,忘记啥名字了,对白说:现在连黑社会都不讲打打杀杀了,为什么?因为赚钱才是正事啊!一个道理。)

我个人认为,纠缠“收割”这个词的负面意思,没有太大意义:这本来就是一个谋利的江湖。我们去指责在股市中做空、抄底的人吗?在宜贷这里,其实没有股市那么恼火,只要你对宜贷,增加点信心和信任,对抵押贷款增加点了解,就毫无压力。但是,毕竟这是自己的“风险收益”承担,所以,按照自己的风险收益去决定自己的行为。只是,无需在这个行为之上,增加太多道德或其他方面的含义;更不要随便让自己陷入“受害者视角”——这样很容易觉得自己特别委屈,然后受不了

至少在这里,我们大家都是逐利,大利或小利。

ps:不满意者依然还是不会满意。个人建议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我自己确实认为,如果不是这个处置方案,我们所有宜贷出借人(无论以前是草还是牛还是既草又牛还是非草非牛)的处境都会更糟糕。

再ps:p2p世界,流动性风险是真实存在的(无论正常时期的“活期体验”多么舒适),并非一句简单的警示语。如果对这个风险没有任何预案,没有任何承受能力,真的还不能算太成熟的p2p出借人。我们坐船,要有遇到风暴的心理准备;我们在马路上行走,要警惕交通事故;我们上飞机,乘务员第一时间讲一堆注意事项。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风险常识。(个人意见。)

“话痨”了一点,就说到这里。如果过去或现在,在语言上对某些朋友有冒犯,利益上有伤害,道个歉:对不起。
——我只是普通出借人,紧张自己的钱包,在这次事件中,同样是惊弓之鸟、一惊一乍,都要得“受迫害妄想症”了。只是我惊乍的方向是黑产、黑子而不是平台而已,如果乱枪打错了人,对不起。

最后:祝所有宜友,收获符合自己“风险收益比”的利益,快乐出借,不斗气,钱生钱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